字級
- 大
- 中
- 小




史前館「當代考古廳」常設展 隆重開展
2025-06-30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簡稱史前館)6月28日正式推出全新常設展「當代考古廳」,期使觀眾跳脫對傳統展覽的理解,透過沉浸式劇場、AR擴增實境與互動展演,重新認識人們的過去,想像未來的可能。
本次展覽打破過去「圖文說故事」的方式,透過沉浸科技與藝術交織的「劇場式」展演手法,把考古變得有趣又有感。而且當代考古廳專注的也不只是台灣,更放眼世界全人類穿越數千萬年的重要的考古議題,讓參與者不只是觀眾,更是時空旅人。
開幕儀式同時進行台日文物借展儀式,由史前館館長蔡政良代表接受日本東京都埋藏文化財研究中心長佐古真也(Shinya Nagasako)研究員移交的借展文物–「日本繩文時期深缽」仿製品。長佐古表示,在借展過程中,他親身感受到史前館以「現代視角詮釋史前考古」為核心的策展理念,以及眾多相關人士所投入的熱情,他衷心期盼本次展覽能成為台灣民眾深入理解日本繩文文化的一扇窗,同時也促進台日雙方在學術領域的交流更臻活絡與深化。
蔡政良除特別感謝日本東京都埋藏文化財研究中心,將20件藏品借展到史前館,豐富當代考古廳的展示內容,策展團隊也融合沉浸式劇場等多元科技手法,讓西元前1600年阿克羅蒂里(Akrotiri)遺址的火山爆發,以及西元10-16世紀間拉帕努伊島(復活節島)摩艾像的搬運及豎立能夠重現,進而反思人類對建築與信仰意涵的探索,以及如何與自然共存的重要課題。
本次展示結合AR、互動展演等體驗方式,生動呈現人類文化發展、飲食生業,以及史前人群體現多元價值的樣態。更藉由日本東京埋藏文化中心20件借展文物、拉帕努伊博物館及復活節島發展小組委員會的圖像授權,以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藏品3D列印製作等,探討由古至今的人地適應與互動,以及當前文化實踐反思的命題。
暑假期間,歡迎大小朋友前往史前館參觀當代考古廳,一起在最新的科技技術中體驗數千年來人與人、人與物及人與環境的互動與變遷。
本次展覽打破過去「圖文說故事」的方式,透過沉浸科技與藝術交織的「劇場式」展演手法,把考古變得有趣又有感。而且當代考古廳專注的也不只是台灣,更放眼世界全人類穿越數千萬年的重要的考古議題,讓參與者不只是觀眾,更是時空旅人。
開幕儀式同時進行台日文物借展儀式,由史前館館長蔡政良代表接受日本東京都埋藏文化財研究中心長佐古真也(Shinya Nagasako)研究員移交的借展文物–「日本繩文時期深缽」仿製品。長佐古表示,在借展過程中,他親身感受到史前館以「現代視角詮釋史前考古」為核心的策展理念,以及眾多相關人士所投入的熱情,他衷心期盼本次展覽能成為台灣民眾深入理解日本繩文文化的一扇窗,同時也促進台日雙方在學術領域的交流更臻活絡與深化。
蔡政良除特別感謝日本東京都埋藏文化財研究中心,將20件藏品借展到史前館,豐富當代考古廳的展示內容,策展團隊也融合沉浸式劇場等多元科技手法,讓西元前1600年阿克羅蒂里(Akrotiri)遺址的火山爆發,以及西元10-16世紀間拉帕努伊島(復活節島)摩艾像的搬運及豎立能夠重現,進而反思人類對建築與信仰意涵的探索,以及如何與自然共存的重要課題。
本次展示結合AR、互動展演等體驗方式,生動呈現人類文化發展、飲食生業,以及史前人群體現多元價值的樣態。更藉由日本東京埋藏文化中心20件借展文物、拉帕努伊博物館及復活節島發展小組委員會的圖像授權,以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藏品3D列印製作等,探討由古至今的人地適應與互動,以及當前文化實踐反思的命題。
暑假期間,歡迎大小朋友前往史前館參觀當代考古廳,一起在最新的科技技術中體驗數千年來人與人、人與物及人與環境的互動與變遷。
最新消息
西來大學攜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 共譜佛教教育新篇章
2025-09-15昆士蘭警務處參訪佛光山 歡喜與澳洲歷任住持相會
2025-09-15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金剛 淨灘愛地球
2025-09-15波士頓東北大學校友會 三佛中心家庭日相見歡
2025-09-15手做冰皮月餅香 童軍同心映中秋
2025-09-15佛立門舞出生命 人間佛教生活化
2025-09-15〔寶島采風〕甘蔗飄香韻猶在 糖都轉型夢再開
2025-09-15中美加佛教論壇紐約舉行 共倡和平與未來願景
2025-09-15溫哥華攝影進階班 捕捉人心與人性
2025-09-15佛光山鳳山講堂 好苗子幸福學堂開學趣
2025-09-15
相
關
消
息